日期
诗文库
五方帝 其十四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职韵
太宇清明,宣以方色。
沛哉灵游,昭示幽则。
崇配尊亲,惟兹孝德。
神熙蕃丕,涵育四极。
回知河中府宇文学士 北宋 · 蔡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皇朝文鉴》卷一二三
单车赴治,喜并川涂;
传舍投閒,屡烦舆卫。
属抗旌之已远,惭追路之不遑。
窃承临莅之初,首辱缄封之赐。
教条孚若,足见馀材;
词义焕然,载加厚礼。
茂惟贤哲,休有福祥。
恭惟某官抱识清明,受材宏博。
韫以传经之学,发为华国之文。
自识拔于先朝,久践扬于要职。
中外历试,休续有称。
暂屈远图,请一麾而坐府;
即膺宠渥,宜三节而造庭。
此备官,寔资芘赖。
遂将承教,但窃欣愉。
清明述怀 元 · 赵友蔺
 出处:御选元诗卷三十
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
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
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明月。
夜深步转玉阑东,笑倚梨花一株雪。
叶伯奇入官 元 · 赵偕
四言诗
朔风列列,海天茫茫。
良朋告别,我心皇皇。
既卜隐居,花屿之阳。
既有诸贤,可以徜徉。
岂宜今日,有兹远行。
吁嗟大道,不明久矣。
矧我后进,流俗靡靡。
正喜幽人,所居依迩。
开我清明,涤我尘滓。
庶其有赖,日新无已。
不谓此行,匪人可止。
荡荡上帝,厥鉴昭然。
福善祸淫,至公无偏。
吾友伯奇,道心本全。
落落默默,融融渊渊。
于人弗欺,常畏于天。
矧今执政,笃于敬贤。
岂不念女,孝心虔虔。
岂不容女,奉安尔父,以享万年。
别诗集唐 其三 元 · 贾云华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八十一
倚阑无语倍伤情,乡思撩人拨不平。
寂寞闲庭春又晚,杏花零落过清明
村家。忆山中诸友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第三
清明三月雨兼风,客子蹇驴西复东。
晴日暗烘新柳绿,馀寒勒放小桃红。
人生莫莫休休里,世事胶胶扰扰中。
节物依然惊老眼,新愁牢落与谁同。
祈晴青祠 南宋 · 吴势卿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二、《翰苑新书》别集卷九
十月纳稼,乃久阻于积阴;
上帝鉴民,望特回于洪造。
曲赦干和之罪,普垂乃粒之恩。
伏念臣等忧国愿丰,以食为命。
眷今岁谷多不稔,半已青空;
初冬雨复害成,又将黑腐。
栖亩殆几于坐视,腰镰直待于连晴。
愿令天日之清明,收藏俱便;
庶无田里之愁叹,饥馑潜消。
宋少傅右丞相枢密使进封吉国公特旨复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新安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九百户食实封三千三百户赠少师谥文清程公家传 宋 · 程述祖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八、《明良庆会录》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七五
曾祖讳大圭,赠太师魏国公
妣谢氏,赠魏国夫人
祖讳正,赠太师、齐国公
妣方氏,赠齐国夫人
考讳放,赠太师鲁国公
妣吴氏,赠鲁国夫人
先公讳元凤字申甫姓程氏,系出重黎氏后。
伯休父为周宣王大司马,魏有昱,吴有普,皆以勋劳闻。
至晋,讳元谭者守郡,有功德于民,诏赐田宅于歙,因家焉。
梁有讳灵洗者,积官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
子孙蕃衍,散处四方,独先公一派留旧乡,故世为歙人。
高、曾皆潜德不耀,齐公轻财乐施,以行义著乡闾。
鲁公博学强记,工词赋,游场屋不偶,谢去,因自号拙庵居士
吴夫人临蓐,里人梦所居屋上烟云叆叇,严怪异常所见,或语鲁公曰:「君世脩积,必生异人」。
先公天资颖悟,甫脱襁褓,端重如老成人
弱冠,毕通六经。
绍定初元,以毛郑《诗》亚于乡书。
明年上春官,时传天庠士夜梦登天者,见天门划开,上书「龙凤文采」四字。
暨省闱揭晓,程松龙居第一,先公居第二,袁文煜第三,赵采第四。
时人歆羡,谓造化之降任有在。
五月,赐对集英,时理考践祚一再岁,养晦执谦,未亲听断。
先公对策,援古證今,忠爱之意溢于言外,主司惮其直,抑置三等,授江陵文学掾
至官未几,寻捧檄衡文鄂渚,居上客次,甫离位迎同僚,而上客次屋遽仆,阃帅大参别公闻之,曰:「即此可知他日远到」。
秩满,以边赏循文林郎
端平初元八月,差充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中捧台檄,主文清江。
当归道,丁母鲁国夫人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哀毁骨立。
淳祐初元,服阕,除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
次夏谒告归省,恋恋膝下,拟终养焉,鲁公曰:「汝尚未报名宠,移孝于忠可也」。
遂行。
十月,除太学正,以祖讳辞,改国子录
宣教郎
丁鲁国公忧,哀毁加于鲁国夫人在柩时。
五年二月服阕,七月,除太学博士八月,除宗学博士
以《诗》、《礼》二经迭讲授荣王府,王倾心敬待,每侍上必称其贤。
以讲二经彻章,转二阶。
十一月,轮对,以天运人事剥复往来之机辩论甚悉,略曰:「臣闻天之剥而复,以阳足胜阴也。
治之复而剥,以阴足干阳也。
刚决阳也,柔懦阴也;
明阳也,壅蔽阴也;
忠直阳也,回邪阴也;
端人正士阳也,宦官女子阴也。
陛下能扶其所谓阳,抑其所谓阴,则一云为、一举措,必以法天为心,而天下之治自剥而复,自复而泰矣。
臣请详言。
所谓法天者,主器之位不可虚也,辅弼之职不可缺也,君子小人之辨不可不严也,内脩外攘之策不可不谨也。
凡此皆天道也,皆君所当法者也,陛下岂不知此为当今之急务哉?
然天下引领而望,犹未有以副其颙颙之思,而反忧世运之日趋于剥,何也?
或者得以妄议,陛下容受有馀而施行未力,高明虽不可及,而刚决或有未至。
秉阳之德不能不累于阴也」。
忠爱之意盖拳拳焉,理考览之,曰:「言尽而旨远,有古遗直风」。
由是锐意向用。
六年冬,除秘书丞、兼权刑部郎官
七年春,兼权右司郎官,暂兼礼部郎官
身佩数印,峨冠东阁,弥纶参决,备极其劳。
丁丑,除著作郎,仍权右司郎官,复当轮对,岁适苦旱,遂先期积忱,以天心君心奏疏,指陈时病尤激切恳至。
理考嘉其忠荩,皆和颜受之,然于时不无少忤。
累章乞外,七月,差知饶州,暂兼冶事。
访民疾苦,为政平实,如脩毁堞以植侯邦之蕃屏,置义阡以易习俗之火葬者,当时名公钜卿纪之,皆班班犹可考。
九年三月,除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冶司岁有冬夏帐银,盖以备使者供帐之需,先公不受,悉举以补郡积年诸色课名之欠。
芝生冶所,香气袭人,众以为治行所致。
五月,以年劳转朝请郎,除右曹官。
首拜二疏,其一条陈实学、实政、国本、人才、吏治、民生、财计、兵威六事,次言版籍不明、税赋失陷诸事。
疏奏,理考改容曰:「久不闻卿议论,今得此奏,愈觉精神」。
由是进用意益坚。
八月,差充殿试覆考官,悉心选抡,方逢辰、黄大任皆出衡鉴下。
再兼右司郎官
十一月乙酉,除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一再辞,不允。
丞相郑清之久不任事,时兴「池边蹲不去」之讥,前台官潘凯、吴燧合章论列,郑不悦,迁二人,二人不拜命,即拂袖去。
先公上疏极论之,略云:「公论,国之元气也,元气流畅则四体康强,元气壅底则百骸受病。
陛下圣度天宽,超越千古,危言激论,靡不包涵。
一二台臣倏入骤出,或者疑焉。
万一果因言事之失实,遂与美迁而斥去,臣窃为陛下惜之。
草茅激烈,犹赖优容,台臣尽言,亦其职分,以言逐人,非盛世所宜有。
臣愿陛下思元气之所系,当使之流畅,毋使之壅底。
宗社幸甚」。
上意犹未遽回,复上疏申之,言「人主以一身立于群臣庶民之上,以有纪纲维之也。
一日无是,则灭亡继之。
由古迄今,未有舍纪纲而能治者。
迩日以来,一二台臣不得其言而去,陛下未尝罪之,远近观望,良可骇怪。
白简霜凝,罪状暴著,纵有回护,人谁不知,自宜羞见吏民,襆被宵遁。
今乃顽然无知,舒徐候代,反揭榜以禁台章之传,纪纲安在乎?
职司耳目,事许风闻,掩耳盗钟,焉能欺众?
自宜退省内思,痛改厥愆。
今乃公然强辩,巧肆诋讦,欲以此为钳制台谏之术,纪纲安在乎?
纪纲陵迟,何所不至?
臣窃观乾道八年御史萧之敏因言事及大臣,除直秘阁,司臬江东,告词有曰:『造膝之词,有犯无隐。
正人去国,岂朕所欲哉』!
孝宗皇帝爱惜正人,褒宠其去如此。
此陛下家法,臣愿陛下以孝宗之待之敏者待二臣,则言路之气脉不壅,国家之纪纲获振。
其于治体,关系非轻。
如是而顽然无知、公然强辩者尚得以肆无忌惮,臣当不避仇怨,弹击以闻」。
由是二人皆获收召,疏传四方,人士击节称叹,曰:「此所谓朝阳鸣凤,无愧古人矣」。
十一年,今上初临资善,首上疏乞选端方纯谨之士,增辅导翊赞之员,用重厚笃实之人供给事使令之役,庶几出入起居无有不正,动静语默无有不著,不徒曰讲读充员,句读勤习而已。
二月磨勘朝请郎
四月,进讲《周易》终篇,转朝奉大夫
继以进高孝两朝《日历》、《会要》,转两阶。
时理考穆卜季秋蒇事明堂,先公即祈天以实不以文,上疏曰:「臣闻礼有本有文,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何谓本?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是也。
何谓文?
典章、制度、钟鼓笾豆,以至登降俯伏之节是也。
二者要不可以偏废。
然与其本不足而文有馀,不若文不足而本有馀。
臣请言其本。
上帝临汝,毋贰尔心,人主一念之微,无往而非天也。
纵肆之念或萌于燕私之时,敬畏之心或间于逸乐之际,则嗜欲得以干其防,便嬖得以投其隙,而意未诚,心未正,事天之本有愧矣。
陟降厥士,日监在兹,人主一言为之间,无往而非天也。
好恶之端或不察于颦笑之末,内外之辨或不谨于防闲之严,则号令易屑于细微,请谒难窒于蹊隧,而身未脩、家未齐,事天之本有愧矣。
推而至于治国、平天下,无非承天意以从事,而非人主之所私也。
招徕三聘,未能回考槃之歌,斥去一鸣,适以阻干旄之告,吁俊尊,岂其然乎?
椎肌剥髓,州县肆无艺之征;
刊木运材,畿甸兴无益之役,惠民奉天,岂其然乎?
剖符名郡,率多恩泽之侯,振武清班,联升姻娅之仕,天命有德,岂其然乎?
丹书屡挂,猥叨麾节之荣,弹墨未乾,寻赋祠庭之禄,天讨有罪,岂其然乎?
一纪纲之未振,一政事之未醇,一设施之未当,皆非所以尽治国、平天下之道,而事天之本有愧矣。
臣愿陛下穆然而思,惕然而省,汲汲然而反求,戒惧于不睹不闻之地,敬畏于立政立事之时,不以私而害公,不以欲而胜理。
方其静也,中心无为以守至正,及其动也,发号施令罔有不臧,则礼之大本于是乎在,岂专在乎文哉」!
又上疏言边备疏略,当思患预防,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
继又上疏言刑狱汎滥,鞠讯惨酷,囚禁淹延、报应稽滞四弊。
十月,理考亲洒奎章,以「清忠昭光儒硕」六大字下赐,缙绅荣之。
十二年正月,除右正言,兼侍讲,吁免,且乞避祖讳,旨不允。
权以右补阙系衔。
先公感理考知遇,思血忱以报,首疏王格心之学;
次论革士大夫之风俗,当革士大夫之心术;
至于论文弊,论边储,论人材,论民心,论储将帅、救灾异,皆莫不空臆尽言。
余晦以从父天锡恃理考旧邸恩,攀援以进,越次守京畿,凭怙上恩,任意妄作。
三学扣阍上书言状,捲堂而去,司业蔡杭袖劄白堂请罢,清议沸腾。
先公亟章奏,数罪劾之,奏上,除大理少卿、蔡宗正少卿
先公率全台拜疏,乞留蔡而黜,以安士心。
寻奉旨,蔡仍司业与郡,三学诸生始还。
十月,除殿中侍御史侍讲,辞不允。
时虏中二雏争立,朝野皆有敌去而舞之心,而台谏自吴、潘之去,莫敢明目张胆,皆依阿取容。
先公因进讲《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非其国」之语,即草疏以进,谓今之法家拂士不可谓之有,今之敌国外患不可谓之无,而通国上下皆不知有畏心。
人心之所畏者理,愿坚圣心之畏,以警动内外之畏。
未几京城灾,复上疏力陈致灾之原数事,乞辍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野处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憔悴之众;
务行宽大之政,固结亿兆之心,则转危为安,易祸为福,天下亦尚可为也。
理考御制《仁厚论》赐儒臣,复上疏愿因必世后仁之时,力行司马光、范祖禹二臣之所谓仁,以取法仁祖由必世之仁,以至于丰芑数世之仁,则普天率土咸被仁厚之泽,而残暴丑虏乍起骤仆,且终归于无敌之仁矣。
复以风俗、刑狱、边备等事历历陈之。
宝祐初元,进讲《孟子》彻章,转朝议大夫,寻差护试礼闱
六月,四疏乞辞,不允。
八月,累疏乞外,不允。
先公复拜疏,直叙久居言责,无补涓埃,恐防贤路,理考再三勉留,而当揆复将旨副次劄云:「上眷甚至,幸望少留」。
九月,升兼侍读
甲午,除侍御史,兼职依旧,累辞不允。
首上疏乞取法孝宗八事,末谓人君之学非知之艰,行之惟难。
又言荐贤报国,前辈盛心,久蕴此志,犹惧以为近名,载念此而不言,无时而可,遂历取当时才望政绩彰著者陈昉、饶虎臣、李昴英、章大醇、方岳、谢干强、曹孝庆、吴革、吕重庚等二十馀人,力荐于榻前,后皆卓卓能植立,为时名人。
先公莅职言路,首尾凡四载,先后凡百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皆足以扶是非之公,严正邪之限,纯实明畅,的中时病。
不立异取名,不雠私快己,故所弹击,人皆心服而无怨言。
侍讲告词谓「言议不激而不阿,植立甚伟而甚度」,侍御告词谓「肃门庭如冰雪之清,严限界于泾渭之辨」,皆纪实也。
其在经帷,色温气和,尤善开导。
讲《孟子》、《礼记》、《春秋》三书,据经以析理,因事以辅治,言约义明,尤有功于缉熙之学。
二年四月乙丑,除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脩撰,侍读
亟草辞奏,出阙俟命,降诏不允,宰执面奉玉音,差官宣谕入门供职。
朝臣将旨至,先公复草辞奏,乞照前请畀祠廪,诏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将旨者荐至,具言理考委重之意,始勉就职。
尝进读罢,因奏外间日来汹汹,言宫禁备卫甚严,上曰:「宫庭比有异见」。
奏曰:「陛下目击之乎」?
上曰:「朕不见,宫人辈见之」。
奏曰:「妖由人兴,虎豹九关,何自而入?
愿陛下镇之以静」。
上曰:「朕素不信,彼既见人形,不得不为他防」。
奏曰:「宫庭当肃,出入当严,不必张皇。
宫禁系天下听闻,一语之出,百语皆讹,可不审诸」?
上曰:「极是」。
六月,以磨勘中奉大夫
九月,有事明堂,充执绥官,肃侍天颜,屡承请问,音吐鸿畅,应答如响。
上问:「禋礼仪文,中兴后视祖宗时何如」?
先公奏曰:「祖宗时承平日久,仪文大备,大驾卤簿凡一万六千人,法驾减三之一,小驾减其半,可见仪文之盛。
中兴之初,草创未皇。
绍兴十二年始造玉辂,明年又造金、象、革、木四辂,卤簿仅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仪文差略。
然祖宗敬天之实,则有在于仪文之外者」。
上首肯之。
西太乙宫钱唐门二里而近,实据湖山之会,佞臣久启车驾游幸而无名,因明禋恭谢,倏颁旨涓日款谒,先公亟草疏以奏曰:「陛下临御踰三十年,不事游幸,天下所共知也。
虽以恭谢为说,然羽卫莅湖山之胜,貔貅严郊坰之屯,传播四方,但见游幸之疑似,安知款谒之本心?
是陛下三十馀年之诚心实德,一旦无以取信于天下,所失岂小小哉!
以内地言之,年谷幸登而枵腹未饱,近寇甫息而疮痍未瘳。
以边陲言之,蜀之竹隘虽复而忿兵未退,淮之合肥虽捷而哨骑尚留,加以窥襄闯广,传闻不一,虏多狡谋,巧于觇伺,万一行幸之语一传,宁不启戎心而谓中国无谏臣乎?
舆论籍籍,咸谓陛下因比者总章祼享,转雨而晴,喜动圣心,遂有是命。
夫天道难谌,祸福倚伏,倘喜心一动而肆心乘之,则一时降格之可嘉,安知无大可畏者继之」?
寻奉旨寝其行。
十一月,三奏乞祠,诏不允,复面申前请,理考曰:「卿留一日则有一日论思之益,何屡以去言?
朕所未喻」。
三年春,除权工部尚书,辞不允,继于经筵造膝力奏,乞放还山林,理考曰:「未可,见方赖卿毗赞,何可言去」?
理考察先公求去之志坚决,御劄与台长云:「程某议论笃实,心事纯明,独立无朋,不阿不激,朕察之熟矣。
抗疏再三,力求引去,比于经幄,荐控忱辞。
朕念班行寥落,人物渺然,已勉留之,卿宜转谕同列,俾知朕意」。
先公虽感激上眷,而去志未释,未几,复五上疏奏帖,申归田之请。
六月丙子,依前中奉大夫,特授端明殿学士同佥枢密院事
先公以祈退得进,非其素心,一再恳辞愈力,批荅不允。
时蜀气孔炽,夷祸复萌,义难固辞,谢表所谓「矧边气之未靖,正军实之当严,必户牖缪绸而为阴雨之防,必维楫备具而图大川之涉」,道其实也。
,蜀境与沅靖交急,朝廷欲择重臣开督,上疏乞用徐敏子为蜀帅,用向士璧镇抚,移吕文德上沅靖,庶能成犄角之势,悉从其言。
史嵩之得罪公议,忽进职名与致仕,先公虑人疑朝廷将再收用,不肯书黄,谓宜因其辞免,特从其请,庶可以释天下之疑。
中条陈财计五事,量剂曲当,尤为理考叹赏。
八月乙丑,依前端明殿学士,除佥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三上免牍,批荅不允。
于时矩堂董公槐以人望当国,先公悉心协赞,中外无异论。
四年,三奏乞祠,或与补外,不允。
四月,除政事,吁免不允。
先公感上知遇深厚,谓归美报上,莫急于丰培根本,故仁厚为第一义。
七月,拜右丞相兼枢密院使进封新安郡开国公提举国史实录院监脩国史、日历,提举编脩国朝会要,提举编脩玉牒,提举编修敕令,提举编脩《经武要略》,三上表恳辞,不允,至形天笔勉谕:「朕亲政以来,命相凡几,居多弗绩,岂但害于其国,抑亦累于其身。
虽悔何追,往事可鉴。
清忠素著,洁白无瑕,当言责非仁义不陈,处政地于辅相有补,爰置诸左右,以济多艰,雅宜开诚布公,相与脩内攘外,痛革蠹弊,仪图骏功」。
先公虽感激上知,然犹惧不胜任,且拜且辞,周曲累日而后治事。
首摘时政之最急八事,条陈以奏,一曰正心,二曰待臣,三曰进贤,四曰爱民,五曰备边,六曰守法,七曰谨微,八曰审令,略云:「臣闻人主天下之主,人主一心,又人主之主也。
所主不正则外邪交攻,治乱安危于此乎判。
古之圣人知其然也,故中心无为以守至正,惟恐斯须不正,投隙而来者纷如也。
臣愿陛下持心以敬畏,处心以安静,养心以寡欲,则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上而延洪天命,下而固结人心,近而示法子孙,远而垂则万世,皆陛下一心基之矣。
《书》曰『任贤勿贰』,《中庸》曰『敬大臣,体群臣』,此帝王待臣之要道也。
后世则不然,决择不审,任用不专,如医方察脉而杂然投剂,肘欲画圆而掣之以为方,蓄缩畏谨则议其无所长,展布设施则疑其有所为。
卒之终日救过不暇,而天下事亦无一可人意者。
此固其庸庸碌碌无以启人主之信心,而人主亦何便于此哉?
臣愿陛下思元首股肱之一体,接之以礼,待之以诚。
如其非才,以礼退之,勿强其所不能。
如其果贤,以心委之,勿间之以疑贰,勿外厚而内薄,勿阴夺而阳予,如此则君臣相与之义尽矣。
自古未有不信仁贤而能治国者。
今也班行寥落,殆若晨星,临事需才,动忧乏使,岂人才独啬于此时哉!
拔十得五,实为确论。
臣愿陛下旁搜博采,兼蓄并用。
长于心计者使治赋,优于韬略者使筹边,德履温纯者不疑其迟钝,议论慷慨者不恶其矫激。
取其长,略其短,录其功,忘其过,寸长片善,咸得展布,则意气招徕,精神翕聚,势之弱者可使强,权之轻者可使重矣。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未有民生憔悴而国势奠安者。
今边鄙之民流离奔迸,虽尝蠲租,武夫憸人反肆苛征之毒。
内地之民愁恨叹息,当加抚摩。
贪官虐吏岂念饥寒之苦?
臣愿陛下严饬制阃监司,择其贪黩无状者条列奏闻,痛与镌斥。
去稂莠所以长禾稼,驱狐狸所以蓄鸡鹜,仁政之行,莫此为急。
国家之财耗于兵者十常七八,然伍符尺籍,虚额尚多,老弱疲癃,未闻改刺,以器甲则朽钝,以武艺则卤莽,以训习则文具。
将帅者又从而掊尅科敛之无艺,平时且不聊生,缓急安能效死?
是真可凛凛也。
臣愿陛下严饬诸阃,覈实军籍,招收强壮,精其器械,程其技能,而又痛惩贪将之诛求,庶乎士能用命,可以禦敌。
祖宗之法,昭如日星,废法用例,为弊滋甚。
而废法之大者,莫如贵戚之临民。
然分符之初,贪庸弗绩者犹不逃于吏议,今非惟人莫敢议之,而反欲议人矣。
愿陛下遵祖宗之法,凡贵戚之贪暴者、痛谬者,悉赋以禄廪,使之坐享富贵;
其有才而温良、有德而通畅者,间虽遴畀以郡符,必使内外台臣得以公廉察之权。
庶几知有所惮,而不至倚势作威,戕贼根本。
古者侍御仆从罔非正人,盖无微而不谨也。
汉唐以来,徒知亵近之可亲,不知操柄之旁落,不谨其微,流祸斯惨。
陛下英明果断,御之有法,然道路之传,犹谓蹊径未能尽窒,攀缘钻刺之习未能尽无。
微之不谨,著将奈何!
臣愿陛下警之以祸福之几,训之以保全之道,谨微自守,勿与外交,无罅可投,趋者自止,非特国家之福,亦近习之福也。
君之号令不可不谨,陛下一劄十行,无非军国大务。
至于小小武职,亦勤内批,或谓已失之亵,而小吏省劄、缁黄敕牒,亦勤宣谕取索。
陛下之用宰臣,将责之以经纶之务乎,抑使之为是琐琐者乎?
臣愿陛下示天威之尊严,绝小人之玩亵,其于事体,大有关系」。
奉御笔云:「朕之命相,正欲仰成,既得其人,何所不可。
览奏旨哉,乃言惟服,尚期励翼,其克有勋」。
先公在揆席,每事皆存大体,不务纷更以骇观听,不事矫激以求誇耀,惟欲上下相安于无事。
时虏久蕴窥伺之志,前董相当国,尝自请身督蜀师,暨次年秋蜀报转亟,荆阃以之警告,桂阃以诸蛮之警告,理考宵旰焦劳,怛焉不宁。
先公自念身任大寄,岂当以贼虏遗君父忧?
退而讨论险要,设施方略,调兵择将,峙粮筑堡,或面对详陈,或手奏潜告,莫不纤悉毕举,处置得宜。
故荆有荆门之捷,蜀有苦竹之捷、嘉定之捷、襄汉之捷,馀琐碎不胜纪。
乃若修复沿边城筑,虽由一时分阃得人,然忧边思职,未尝顷刻置念。
虏首狡焉,启封疆之志已非一日,幸赖庙谟深远,臣谋毕献,足以挫其气折其萌。
迨夫还政未再岁,而生民之祸有不可胜言者矣。
史院脩高、孝、光、宁四朝国史,久未就,先公奏乞专任尤煜领其事。
五年春,书成上进,转金紫光禄大夫
六月,五奏乞祠,诏不允,断来章。
九月,明堂升侑高宗礼成,进诗三章称贺,理考亲沾洒宸翰,赓韵以赐。
初,先公守番,丁大全浮梁,小有才,为当路所称,然为人憸黠剥刻,先公心薄之,而素性宽涵,未尝辄形于言。
既登政路,大全时在柏台,上疏力诋董相,罢之,至移台牒速其行,意欲借是以相撼摇,赖理考眷爱深厚,且爰立之初,不敢遽动。
未几,大全由谏坡登宥府,势位相轧,自怙其以术得君,志溢气骄,好凌驾人,至与同列争事,交臂于中书堂,观听为骇。
先公观其所为益强悖,知难与共政,而其议论间朵颐鼎席之意累露。
理考虽密察其机狡,然小人易进难退,先公惟思亟去以避之。
十月,五疏拜丐祠,理考亲洒奎画勉留,有云:「荐省来章,足觇雅志。
一身之计绰有馀矣,万机之务谁与共之?
决当留行,勿复有请」。
先公志意虽久决,然感理考眷留,终始不渝,未敢遽然舍去,复强勉就列。
六年春,又五疏丐祠,理考复颁宸章,谕留益至,有云:「诿之以疾,则卿气体方刚,酬酢有馀裕。
虑其不善后,则卿表里纯一,何瑕可指?
决不容于勇退,宜悉付于忘言,为朕勉留,深所望也」。
四月,逾月不雨,力以燮调失职,引咎上疏,力乞解机政,上诏留数四,复有云:「朕以十三相而得卿,卿不二年而舍朕,岂人情哉」?
自是不敢疏辞,但引先朝宰臣赵雄奏曰:「顷岁宰相罕有善罢,大者窜,小者逐,愿及宸眷未衰,畀以藩服,使天下知宰辅中亦有保全者。
孝宗皇帝感其言而从之。
臣之才力虽不逮,陛下圣明视孝宗若合符节,是用荐沥愚衷,频渎天听。
癯羸多疾,不敢如求畀藩服,但得解罢而去,从事药裹,实拜君父保全之赐」。
由是天听为动,知先公意已决,不可强留,除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建安抚使内帑出金器精缣、薰茗酒核,以宠其归。
盖理考自端平以来寘相凡十三,进退纯全者,自范、游后,仅先公一人而已。
得政才两年,三辰平,百度举,朝无异议,民无疾呼,门无私谒。
虽外视之精采若不快人意,譬如服参苓之剂,丰培滋养,其于元气所益多矣。
四上奏归闽越,上亦闵劳先公。
七月,依前职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恁便居住。
退居两年,惟以书史自娱,世间嗜玩无足以动其心,幅巾藜杖,逍遥田野间,行道见之,初不知其为宰辅。
居第简朴,门外田数亩,躬课家僮自耘耔,示子孙以穑事之艰。
每遇旧交故属踵门,从容延款,或谈论竟日,一语及时事异同,必嗟咨审问,忧见颜色。
盖身虽江湖,而心实宗社也。
理考念公笃,凡生旦宣赐银币,未尝少替,始终眷遇如此。
讵意大全柄国,蔽天聪明,任私灭公,丑正党邪,酿成鄂渚偷渡之警,内阻外讧,上心怛焉不宁,首颁天诏问计策。
先公既手疏收人心、重赏罚及团结民兵数事以奏,理考洒奎画一再褒嘉,最后云:「览卿所条边计,备见忠恳,助朕忧勤,便当参酌施行,良用衔戢。
嗣有所见,陆续以闻」。
次年八月壬寅,诏依旧职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大使,四上免章不允。
凡三颁奎劄勉谕,至谓:「某以八十馀老犹为朕出抚七闽,卿六十乃以老病言,过矣。
幸无遐心,以副延伫」。
先公知上意坚确,不容牢辞,遂勉一出。
至郡,访求民瘼,稽较餫事,首务行宽大,少苏疲瘵。
手疏乞增籴减数,前牧希求望外恩赏,取六邑籍版纷更之,号修明局,岁增解农寺米五万石,以无为有,猎取美名,暨农寺索偿,则移补塞责。
先公恻然,虑后来者长此不已,不堪命,拜疏乞豁除之,奎笔亟可其奏。
六月,上以霪雨弥旬,近畿之田皆巨浸,独吴门幸免,御劄褒奖,谓皆卿精意祷祈、仁政感通之验。
先公以籴事既已数足,而郡政皆粗脩,累疏丐归,诏不允。
十月,拜特进,依前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兼侍读,叠腾免椟,天使驰奎劄谕旨,复上疏恳辞,旨特给假两月。
三年六月,诏疾速赴阙,复三拜疏控辞,旨特依所乞,免兼侍读,宸翰褒谕云:「卿奥学重德,简在帝心。
延伫肯来,庶资启沃。
累诏趣发,辞则如初。
陈情既真,高节难挽。
勉遂雅志,俾奉外祠,少须康强,嗣有光宠」。
景定五年五月,再任醴泉观使
咸淳初元,以今上登极恩,进少保
三年,拜少傅右丞相兼枢密院使进封吉国公
辞椟方上,而台臣论列之章下矣,旨依旧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
六月,四拜奏乞致仕,不许。
四年四月,罢醴泉观使
逾年骤感寒疾,遂致其事,旨依所乞,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时五年三月也。
同签枢密院事以后,除拜极恩,加食邑至八千九百户,食实封三千二百户,阶官回授者五。
丙申,薨于正寝,距生庆元六年十二月甲申,享年七十。
遗奏闻,上震悼,辍朝两日。
公朝诹故实,特赠少师谥曰文清
前妣吴氏,先公二十七年卒,赠周国夫人
继妣汪氏,先公八年卒,赠汉国夫人
男三人:象祖,故朝奉郎、直秘阁,两易知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先公七年卒。
述祖,承奉郎,待铨;
崇祖承奉郎,待铨,并与江东漕选。
女一人,适奉议郎通判隆兴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罗鼐。
孙男二人:樟,承奉郎,待铨,与两浙漕选;
,尚幼。
孙女二人:长适将仕郎吴克绍,次未行。
述祖等将以咸淳七年十月忍死奉柩葬于歙西古城关,去所居十里而近,遵治命也。
公朝特差脩职郎汪仪凤护葬事,如旧典礼。
先公气见冲粹,襟度宽夷,不为町畦峭堑,待人遇物,春风蔼如,然胸中泾渭甚严,短长轻重,寸量铢较,犹黑白凿凿乎不可乱。
平居退然一儒者,言若不出诸口,及临决大事,虽千条万目纷错于前,审义之得,毅然自任,如山岳之不可移,既底则了无矜伐色。
其于兵也,非所素练,当边疆绎骚,审计熟虑,动中事机,虽老将宿校所不及。
中保任一二将帅,尤吻合众心。
其于财也,率裁以义,遇调度繁兴,纾匮支乏,,刘之所缩手,而处宽裕如也。
引援天下贤俊,虽奇拔萃,惟恐遗才,而人不知所从来,至有终身不识面者。
尤爱惜公朝名器,故姻𡠽交友,无一人敢萌意外希求者,门虽无我,而限界肃然。
一恩旧子未学制,干谒求贰令,先公谢之曰:「除授须由资格」。
其人再三请不置,且以先世为言,公曰:「先大夫畴昔以某粗知恬退,故相荐,今所求似躐次,岂先大夫意哉?
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也」。
其人虽不满意而去,然未尝不心服其公。
前任言责,所尝论列,后居政地,见其可用,未尝忘荐拔,每曰:「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
今日之擢用,尽其才也」。
以故多致通显。
郡守旧名在白简,废锢累年,一日至阙自陈,以先公辅政,瑟缩不敢进,朝行语其故,且教其来谒。
一见即问其出处,守方起谢,先公曰:「吾岂敢以一眚而弃人,幸无疑」。
守感不能言,泫然出涕,寻得郡去,守亦知自新焉。
其胸中洞达,不滞于物如此。
重惟早岁奋迹布韦,无尺寸援,蒙理考不世之知,任言责,历禁途,至登庸鼎揆,三十馀年,眷遇委任,弥久而弥笃,朝野曾无间言。
中值一畏拈朝,翩然如冥鸿之举,虽于报国之忠未克殚竭,然于见机之智亦可谓无遗矣。
恭遇先皇更化,圣上嗣政,天下清明,一旦不幸,物论倏兴,几至求全之毁,向非天朝立扶公道,察其心迹无他,则未必得为太平幸民全而归之也。
初薨之日,堂奠之文曰:「幸而邪正之不相掩,亦不幸而出处之适相值」。
当时指为名言云。
自号讷斋居士,有《讷斋文集》、经筵讲义、奏藁、制文诗记,凡若干卷。
呜呼痛哉,尚忍言之哉!
重念述祖等不肖不学,智不足以扬前光,文不足以发潜德,谨沥血以序始终大略行事如前。
百拜乞言于当世之大君子,尚惟仁慈兴恻,哀其忱恳,诠次而赐之状,俾得藉手告于太史氏,岂非不肖孤之幸愿。
傥九原有知,必与增荣感焉。
咸淳七年月日,孤子述祖等泣血百拜谨书。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 其二 南宋 · 曹彦约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仕路何曾乐,迎亲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
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哀册文元祐八年十二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一七(第二册第一二四六页)
维元祐八年岁次癸酉九月丙子朔三日戊寅,大行太皇太后崩于崇庆宫之寿康殿,旋殡于崇庆殿之西阶,有司奏谥曰宣仁圣烈
明年二月癸卯朔七日己酉,迁座祔于永厚陵,礼也。
菆殿帟空,祖庭燎晻。
云似却以复凝,月虽辉而如惨。
孝孙嗣皇帝臣煦临遣殿以兴哀,瞻振容而永慕。
凤吟管以何悲,龙挟輴而若驻。
羽卫罗阙,神仪布路。
爰制近司,纪陈圣度。
其词曰:皇矣大宋,宝命自天。
重明累圣,跨成轶宣。
正后在中,契于坤乾。
任比姒,亦瑞日符,是兴大母。
于铄大母,躬义率仁。
居静犹地,含和如
正素自禀,聪明夙闻。
作合英祖,齐升并耀。
受养神考,阴功善教。
体道不违,惟德是效。
元丰末命,帝念惟辟。
听断勉同,以补天隙。
拥佑神孙,立民之极。
公以涖人,俭唯化俗。
衣有大练,奁无片玉。
房闼不出,四海在目。
信义由中,九夷思服。
如鉴不尘,如瑾不缁。
三事大夫,正直是咨。
宗藩外戚,渗漉惠慈。
人爵王官,虽畀不私。
庙谒靡行,外朝靡践。
池禦靡临,唯政是勉。
服御靡更,唯恶是善。
庸示万方,为则为典。
左右皇躬,日就月将。
动有坛宇,居由范防。
造次于是,寖隆且昌。
如天清明,霁日之光。
治化方成,忧劳亦至。
外若平居,中潜构厉。
坤轴轧以夜摧,月轮翩而晓坠。
曾大化之靡恒,尚斯民之为义。
呜呼哀哉!
珠箔低垂兮云雾犹隔,繐帐髣髴兮炉烟未消。
想仙驭以何适,谢人寰而已遥。
万乘号恸,哀缠九霄。
千官缟素,雨泣东朝
呜呼哀哉!
人与神兮变何速,兮时已徂。
牺盈兮未忘于平昔,綍动兮难留于须臾。
翼八翣以为卫,陈六衣而泛涂。
呜呼哀哉!
野苍茫兮人渐远,仗徘徊兮天欲晚。
溯洛涧兮嗟备物之如在,逾巩岸兮知神游之不返。
山川已兆于真宅,犹疑于故苑。
呜呼哀哉!
玉晦龙蛰,金藏鉴昏。
泉闼掩夜,宫闱泣晨。
车轨同兮虽来于万国,宝座闭兮唯朝于百神。
鱼为炬以非日,雁长飞而不
呜呼哀哉!
成内则于三朝,贻素风于千祀。
致理之勤兮今已往,大道之公兮古如此。
何远其家以为国,而忧其民之犹子。
宜大书而作册,俾永光于宋史。
呜呼哀哉!
五灯会元序宝祐元年三月 南宋 · 王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八、《五灯会元》卷首
予闻孔圣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又闻释迦灵山拈花,迦叶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摩诃大迦叶」。
二者用处不同,义则一也。
由此观之,一贯之理,以心传心,千万载间,绵绵不绝。
其道学宗派,盖自曾子一「唯」中来。
佛法昭明,历几千劫,阐扬宗风,源源相继,其教外别传,盖自迦叶微笑中始,乌可岐而二哉?
景德中有《传灯录》行于世,继而有《广灯》、《联灯》、《续灯》、《普灯》,灯灯相续,派别枝分,同归一揆。
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
慧明首座萃五《灯》为一集,名曰《五灯会元》,便于观览。
沈居士捐财鸠工,锓梓于灵隐山,实大川卢都寺赞成之。
帙成,保庵携一部来,再三恳予为序。
予曰:一大藏教,如拭不净纸。
由此知佛法不在文字上,不向言语中。
若是大丈夫汉见得明,悟得彻,如俊鹞搦禽,提得便去。
若回头侧脑,稍涉迟疑,则空过新罗矣。
至如寻章摘句,徒增口鼓,打缠葛藤,料掉了无交涉,又岂可与语此集哉?
虽然,其初地二乘,翻阅中或恐一言一句,筑著磕著,则与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把手共行,使斯集大播无穷矣。
时宝祐改元清明日通庵王槦谨序。
石阡思南 其二 清 · 邹一桂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昨宵雷雨过清明,十日春寒一日晴。
远树云开延岫色,野田水满落溪声。
一鞭斜照穿花坞,双桨轻风到石城。
汛扫轩窗谈坐久,半规明月已初更。
清明北郭登山春望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寒食清明候,还家景物幽。
春光兵马里,佳节一登楼。
白日烟花气,东风江海流。
未知故乡乐,不道异乡愁。
三月三日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第四
一年一度清明节三月三日天气新
啼鸟枝头杏花雨,眠牛垄上芳草春。
赏心美景古难并,痛饮狂歌今几人。
登高极目望天地,四海干戈劳我神(时北寇犯上国)
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碑铭(并序开宝六年十月 宋 · 裴丽泽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金石续编》卷一三、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同治《番禺县志》卷二九、光绪《广州府志》卷一○○
臣闻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也。
能善其下,故百川委输归往焉。
亦犹山不自高,众尘由是归矣;
海不自大,众水所以宗焉。
是知不积众尘,无以崇其万仞;
不积众水,何以成于四溟。
溟则海也,以四夷分而言之,谓之四海,以大瀛总而言之,谓之裨海,其实一也。
炎荒之极,南海在望,洪涛澜漫,万里无际,风潮汹涌,云岛相连,浴日浮天,乍合乍散。
珊瑚生于波底,桂丛于洲上。
其或天吴息浪,灵胥退涛,彼俗乃驾象牵犀,拣金拾翠。
入千里之水,累累贯珠;
披万顷之沙,往往见宝。
自古交阯七郡,贡献上国,皆自海沿于江,达于淮,逾于洛,至于南河
故砺砥砮丹,羽毛齿革,底贡无虚岁矣。
唐天宝十载封为广利王,被之冕服,享以牢醴,每岁春秋致奠,略无阙焉。
自有唐将季也,中朝多故,戎马生郊,窃号假名,凭深恃险。
五岭外郡,遂为刘氏所据,殆七十年。
故玄纁玑组、包匦菁阙供于王祭矣,何暇祷祀岳渎耶?
呜乎!
物不终否,否极必泰。
故我今皇帝受上玄之命,庇下土之民,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率土之民,无远弗届。
金狄十二,鄙秦帝威于四夷;
黄龙一双,约賨人来于万里。
故望云驰奏,向日顷心,纳贡藁街者日有所至,史不绝书。
蠢兹炎陬,独迷声教,阻绝我琛赆,割剥我生民,恣为淫刑,滥行不道,遂至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民怀徯后之心,俗有后予之怨。
是则轩黄神圣,犹亟战于阪泉;
帝尧聪明,尚有征于丹浦。
吊民问罪,可得行之。
遂乃宜社出兵,凿门命将。
王师才举,如时雨之降,若大鹏之征,遍海岱而曾匪崇朝,渡南溟而止期一息。
圆月未再,驰驲继至,则曰韶广之垒,今已平矣;
渠魁之属,悉以擒矣。
下郡百馀所,拓土千万里,沿海旧地,尽为我有。
未翌日,广南道行营招讨都部署潘美陈露布,伪广主与官属献于阙下。
夫高屋建瓴,下坂走丸,飞鸿之纵顺风,商飙之陨槁叶,奚如是易也!
若非我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孝皇帝圣谟睿略之感应,曷能平荡矣!
岂直标其铜柱,俾马援分于汉疆;
未若走以长缨,羁尉佗献于魏阙。
既而海外有截,天下为公。
由是降德音,覃霈泽,系囚未释者俾其释矣,流人不归者咸使归之。
污俗浊而自清,乱法邪而复正。
化犷土为王土,变桀民作尧民。
众人熙熙,沐皇风如饮醇醴,睹圣政若享太牢。
上曰:「彼民既苏,彼俗既化,广利王之庙自阻隔已来,寂寥莫睹。
今既复其土地,可使视其庙貌,俾重崇葺焉」。
乃命中使,往蒇其事,告帝王之旨,叙克服之意。
藻在荐,盏斝具陈。
酒一奠而海若奫沦,祥风袭人,岳舞山转,若来朝于百神;
乐再奏而大壑溟涬,炎精不竟,浪息波怡,如恭听于明命。
似律召吕,疑谷应声,影象相传,肸蚃如在。
林□以之森耸,山川谓之清明
呜乎!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阴云不昧,有感必通。
讵非睿哲之君,孰□灵长之德?
岂直扬清激浊,梁简文止迷于赋词;
乖蛮隔夷,谢惠连空陈于赞咏。
式扬巨德,宜树丰碑,虔奉纶音,谨为铭曰:
无皋东峙,朱陵南望。
极览沧屿,渺观洪浪。
凤麟镇其西,炎长洲其上。
回洑万里,堆叠千嶂。
滉滉漾漾,汪汪洋洋。
源流地脉,派引天潢。
限六蛮于外服,通七郡以来王。
仁惟利涉,道乃灵长。
我后睿圣,戴服洪荒。
惟神正直,克飨馨香。
灵胥之涛非怒,阳侯之波弗扬。
善下其德,既济其航。
千年万载,永享蒸尝。
开宝六年,太岁癸酉十月九日己丑书建。
推诚宣力同德戴功臣山南东道节度、襄均房复等州观察处置兼三司路发运桥道等使、南面行营兵马都部署、广南诸州计度转运使、权知广州军府事、市舶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潘美,推诚翊戴宣力功臣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复州诸军事复州刺史、本州防禦使、南面行营兵马都监、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沛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朱宪,推诚翊戴功臣、起复正议大夫秘省少监使持节韶州诸军事韶州刺史、广南诸州转运副使柱国琅琊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明都大提举修庙、中散大夫、行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广州军府事兼市舶判官柱国谢处玼,奉敕兼修庙、文林郎、守广州录事参军事洵美
湘春夜月 宋 · 黄孝迈
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湘江上忆故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湘水逢春色,巴陵送远行。
江湖闻战伐,花鸟近清明
放马天连草,听莺雨满城。
故园今万里,佳节倍伤情。
论诛蔡确当与师臣商量元祐四年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一、《范忠宣公奏议》卷下、《皇朝文鉴》卷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六
臣伏见蔡确之罪,天地不容。
而陛下不速严诛,许其开析,执政徐议其罪,足见圣人存心,正合《周书·无逸》「皇自敬德,不复含怒」之意。
但陛下特以社稷为念,故发于睿断,行之不疑
臣之愚心,虽知蔡确众议不容,复忧圣政或有所亏。
盖陛下临御以来,政化清明,如青天白日,无轻氛薄翳;
道德纯备,如精金美玉,无纤瑕小疵。
今以一蔡确之故,烦朝廷行稀阔之刑,天下久安,人所罕见,必生疑骇。
复恐贻之将来,垂之史策,薄有拟议,则于圣德神功,深有可惜。
在臣负恩窃位,罪不容诛,盖如父母之有逆子,虽天地鬼神不能容贷,至于父母,亲置于必死之地,则却恐伤恩。
臣之区区,实在于此。
陛下保完社稷之心,天地神明之所昭鉴;
而微臣爱惜陛下圣政之诚,亦应陛下可察。
不避一身之万死,而展补报之愚衷,惟愿睿慈,曲加详虑。
所有再行重责,伏乞付与师臣已下商量,所贵责归臣佐,不累圣明。
臣无任爱君激切之至。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咸淳三年三月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五
过去如是如是,见在如是如是,未来如是如是。
幸自可怜生,无端黄面老汉拈花瞬目,金色头陀忍俊脱颐,不觉漏泄。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何时而已哉?
人根有利钝,故机语有开歛,针砭药饵,膏肓顿起,纵横展拓,太虚不痕。
虽古人用过,时无古今,死路活行,死棋活著,观照激发,如龙得水。
故曰:言语载道之器,虽佛祖不得而废也。
七佛偈及西天此土三十三传,枝出派列,莫知其几。
授受證据,洎夫抑扬示诲,见于传灯,而多有载不尽者,往往散落。
异时有颐藏主者,旁蒐广采,仅得南泉而下二十二家示众机语。
厥后又得云门、真净、佛眼、佛照等数家,总曰《古尊宿语》。
非止乎此也,据其所搜采而言耳。
夫古人得亲故用亲行到,故说到其所说者,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从上为人只贵眼正,是岂末流刻楮画花,雕蚶镂蛤瞎学者眼,所可同日语?
觉心居士出善女伦,秉烈丈夫志操,不为富贵所障,世相所縻,著净名衣,坐空生室,安住正受,动静提撕,是孰使之然哉?
谓颐所编《古尊宿语》刊于闽中,而板亦漫矣,两浙林得之惟艰,勇捐己资,锓梓流通,命禅衲精校,重楷不鄙索序。
噫,亦漫矣。
昔月上女抗舍利弗,发明大涅槃,庵提遮对曼殊室,利不生生不死死义。
达磨来震旦,以后其间,善女等伦,横机诸大老,发明向上者多矣。
近世秦国计氏与夫空室道人,皆以钟鼎家世,而为般若眷属。
今觉心则发挥古宿机语,以遗佛种,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觉心魏氏,绍兴丞相文节公孙,余文昌之室。
先茔住林庵,虚席命慈林解无言者摄解,催请主庵人觉心,著语云:庵主只在庵中,为甚么不见,道有又无,道无却有,又不近,又不远。
举头鹞子过新罗,参得著吃碗面。
馀偈语多有皆不计较而得,则日用中无非禅悦法喜之乐矣。
并见于此。
时圣宋咸淳丁卯春清明日,江浙等处明州府阿育王广利禅寺住持沙门物初大观序。
按:《古宿尊语录》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影印明径山藏本。
千秋岁 宋 · 赵闻礼
 押词韵第十二部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
飞絮眼,凭阑袖。
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
无个事,沉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
两地厌厌瘦。
春去也,归来否。
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
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